当前位置:首页 / 媒体中心 / 行业资讯

2022年中国观赏鱼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分析,国内养殖体系趋于完善

常见原产地观赏鱼种

我国有3000多种本土鱼类,大约1/3是淡水鱼。在丰饶的渔业资源中蕴含着了大量极具观赏价值的原产地观赏鱼种,其种类之丰富无法一一列举,故仅列出鲤科、鳅科、平鳍鳅科、虾虎鱼科、太阳鱼科和鳢科中部分常见原产地观赏鱼种:


资料来源:CNKI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
 

观赏鱼行业相关政策

改革开放以来,随着经济快速增长,人们生活品质日益提高,观赏鱼养殖和文化欣赏正在逐步迈入大众视野,但我国特有的原产地观赏鱼类,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受到足够重视,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对环境造成破坏,导致我国部分原产地观赏鱼种质资源岌岌可危。近年来我国出台一系列保护观赏鱼种政策,促进我国观赏鱼行业发展:



资料来源:公开资料整理

 

相关报告: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3-2028年中国观赏鱼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》

 

三、观赏鱼行业产业链观赏鱼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水产饲料、种苗、添加剂以及水产用药等,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,观赏鱼市场也逐渐形成了现在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的业态。观赏鱼行业产业链


资料来源:公开资料整理

 

观赏鱼作为休闲渔业的分支,发展程度受所在地区经济情况影响。对多地观赏鱼市场的分析发现,各区域的观赏鱼发展存在较大差距,可以分为发达阶段和发展中阶段。我国南方及沿海地区的观赏鱼发展多处于发达阶段,而其他地区则处于发展中阶段。观赏鱼行业在休闲渔业中占比约10%,这一数据在近几年不断提高。



资料来源:公开资料整理

 

中国观赏鱼行业发展现状分析

产量在观赏鱼产业发展过程中,人工繁育技术、配套器材和饲料工艺体系等趋于完善,形成了一定规模。据统计,近年来我国观赏鱼产量呈下降态势,截至2021年我国观赏鱼产量为37.86亿尾。



资料来源:渔业统计年鉴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
 

自20世纪80年代起,我国观赏鱼形成了以东南沿海及京津冀为主的产业区。由于城市规划和环境治理等要求,天津地区的观赏鱼养殖规模自2014年开始不断缩小,同时北方观赏鱼产业的重心向吉林、山东等地偏移,在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。据统计,2021年我国观赏鱼产量前三地区分别是江苏、山东与广东。


资料来源:渔业统计年鉴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
 

进出口从我国观赏鱼进出口数量来看,据统计,截至2021年我国观赏鱼进口量为285.69吨,同比增长11.55%,出口量为215.31吨,同比下降35.13%。



资料来源:中国海关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

虽然我国观赏鱼历年出口量远超过进口量,但进口金额却高于出口金额,这说明我国的观赏鱼价值在国际上缺少认可。据统计,截至2021年我国观赏鱼进口金额为1411.71万美元,同比下降40.14%,出口金额为437.66万美元,同比下降4.69%。



资料来源:中国海关,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

 

中国原产地观赏鱼行业前景展望

目前,我国观赏鱼养殖体系正趋于完善,养殖市场正逐渐饱和,锦鲤、金鱼等大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体系,但市场上普通消费者所愿意购买、饲养的观赏鱼品种仍然较少。我国原产地观赏鱼物种数量丰富,分布范围广泛,若得到足够重视,合理开发利用,将其引入市场,丰富原产地观赏鱼市场品种,发挥其市场潜力,可更好地满足普通消费者的消费需求。原产地观赏鱼产业发展,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另一种形式的表现,也是对我国千百年来“渔文化”的继承与发展。我国原产地观赏鱼产业发展较为缓慢,目前正处在起步上升阶段。在稳步发展的同时,对原产地观赏鱼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,并采取一定保护措施,才能进一步充分挖掘产业发展潜力,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与文化财富,为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、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注入新动能。

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,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,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、商业计划书、可行性研究、市场调研、专题报告、定制报告等。涵盖文化体育、物流旅游、健康养老、生物医药、能源化工、装备制造、汽车电子、农林牧渔等领域,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、智慧生活、智慧制造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消费、新金融、人工智能、“互联网+”等新兴领域。